我是临沂高新区(临沂综保区) 您想了解我的信息 都在这里了→
涪陵高新区(涪陵综保区)规划建设面积75平方公里(其中:综保区2.7平方公里),已建成43平方公里,拥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、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15个国家级“金字招牌”,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、重庆市跨境电商示范区等10个市级招牌,正创建国家经开区、国家高新区。
已形成装备制造、医药食品、新材料、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。入驻企业400余户,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8家,规划并正在形成以吉利电池、青山瑞浦等为核心的72 GWH动力电池产业集群,拥有国药太极、鑫源汽车、榨菜集团、中石化页岩气、攀华集团等龙头企业,玻芯成、海格莱、昕磁科技、达新半导体等新兴企业,是重庆中心城区外第一个千亿级园区。培育年产值百亿级企业4家、十亿级企业19家,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5家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5家,建成智能工厂6个、数字化车间31个、市级绿色工厂12个,国家级绿色工厂4个,是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,正形成十亿级骨干、百亿级龙头、千亿级产业、两千亿级园区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。
打造了科创CBD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园、长江软件园,集聚理工清科、国仪量子、百行智能、互爱科技等科创、数字企业130家。慧谷湖科创小镇入驻产业科创研究院16家,以“小而强、精而美”加快形成科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地、产业创新策源地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7家,建成页岩气产业技术研究院、智能建造研究院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93个,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、独立法人化研发机构12个。与香港科技大学、北理工、浙江大学等53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。R&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.0%。正聚焦数智科技、生命健康、新材料及绿色低碳3个产业方向,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。
畅通的开放通道,连接中欧班列、“渝满俄”班列、西部陆海新通道,拥有长江万吨级船队,五千吨级单船能达到的最西段港口。有3条铁路、5条高速公路通行,内畅外联。入驻德国伍尔特、加拿大柯锐世等外资企业18户,落户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企业20余户,年均使用外资近2000万美元。齐备的要素资源,日供气120万方,日供水6万吨,土地储备达10000亩,标准化厂房50余万平方。涪陵综保区建成10万平方米保税仓库、4500平方米的查验仓库,1.5万平方米高位立体冷链仓库,年均外贸进出口总额120亿元,发展绩效评估“B类”。一流的营商环境。实行“保姆式”企业服务专员制度,叫响做亮“服到位、零距离”的营商环境品牌。正加快融入“一带一路”、西部陆海新通道、长江经济带发展,致力打造成为长江上游重要开放口岸。
相得益彰的布局。以产兴城、以城助产,统筹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,产业园区均衡布局,城市组团和街区合理规划。功能完善的配套。建成“五横六纵”主干道路网络,形成太白大道沿线、涞滩河沿线,高铁片区、中央商务片区和玉屏公园片区“两线三片”城市格局。形成以长江师范学院、涪陵实验中学、天立立达大中小学校40所,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等医院8家,涪陵奥体中心,百汇广场,8家金融服务网点及机构等为核心的教育、医疗、文旅配套。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,形成了以铜鼓湖、涞滩河湿地公园、新涪汇公园等为核心的“五湖五公园”城市氧吧,是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园区。正加快落实主城新区扩容提质行动,增强城市和产业综合承载能力,向产城融合、职住平衡、生态宜居、交通便利的现代化新城蓄势进发。
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、全市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、“一区两群”协调发展机制实施意见、主城都市区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支持涪陵高新区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。涪陵高新区(综保区)将抢抓战略机遇,围绕全市打造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“416”科技创新战略布局,立足构建涪陵“2349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“1238”产业科创体系,坚持“科创+”“绿色+”,突出“生命健康产业高地,绿色智慧科创新区”特色,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、装备制造、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,加快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;完善保税加工、保税物流、保税服务三大功能,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进出口加工基地、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基地。力争到 2027 年,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 亿元,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 800 亿元,工业总产值突破 2600 亿元,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,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5.5%。